【描述】
羅知悌,(?~1327),字子敬,世稱太無先生,浙江錢塘人。他是金朝河間學派創始人劉完素弟子荊山浮屠的門徒,並旁通李東垣、張子和之學說,在醫學上有很深的造詣。
《古今醫統》:羅知悌,字敬夫,世稱太無先生,精於醫術,得金劉完素之傳,旁通張從正、李杲二家之書,有異見,惟好靜僻,厭與人接。惟丹溪為得意弟子,遂盡教以所學云。
《杭州府志》:羅知悌,字子敬,號太無,錢塘人,以醫侍穆陵,甚見寵厚。丹溪朱彥修志醫,遍歷江湖,不遇明者,還至武陵,遇知悌,俟門下三載,始得見。知悌愛其誠,盡以其術授之。彥修遂以醫名東南。知悌能詞章,善揮翰,貧病無告,予之藥,無不愈者,仍瞻以調理之資。
《格致餘論.張子和攻擊法論》載「羅先生治一病僧,黃瘦倦怠。羅公診其病因,乃蜀人,出家時,其母在堂,乃游浙右,經七年,忽一日念母之心不可遏。欲歸無腰纏,徒爾朝夕西望而泣,以是得病。時僧二十五歲,羅令其隔壁泊宿,每以牛肉豬肚甘肥等,煮糜爛與之,凡經半月餘。且時以慰諭之,言勞之,又曰:『我與鈔十錠作路費,我不望報,但欲救汝之死命爾。』察其形稍蘇,與桃仁承氣,一日三帖,下之皆是血塊痰積,方止。次日只與熟菜稀粥將息。又半月,其人遂如故。又半月餘,與鈔十錠遂行。」
本案中羅知悌通過望色、聞聲、問病、切脈,得知此年輕僧人,是因為思念母親而憂慮太過,合七情憂、思為患,川與浙遠隔千山萬水,沒有盤纏怎麼能回家呢?憂上加憂,愁上添愁,日甚一日,此癥結不解,病無望治癒。憂思日久,暗耗陰血,瘀熱內結,腹府內有留滯之物,此瘀結必當除去,然思病人黃瘦倦怠,不堪攻伐,必以膏滋之味以調養數日之,候體質稍充,才勝攻伐。更妙在他用語言開導進行心裡治療,經常地安慰病人,日日如此,並說:「和與你錢作路費回家探母,我不要你的報答,但只要救到你的性命」。在他的悉心調裡下,僧人體質有了好轉,再與桃仁承氣湯一日三貼,峻下血塊痰積,繼與蔬菜糜粥調理半月,病者復元,又半月,與鈔十錠,讓僧人返家。從上案中可以看出羅知悌先生的德藝非一般人可比。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惟德是取
羅知悌首先考慮到的不是如何去賺病人的錢,不是沒有錢就不接診,本案在一般人是要被置之診屋這外的,一沒有錢,二病難治,三還要賠本(調理病人)。但羅不是這樣考慮的。而是「我不望報,但欲救汝之死命爾」。收住其家,每以牛肉豬肚,煮糜讓其食之,並以理喻之。讓僧人釋懷移性,告知:治好病後給盤纏讓他回家探母。此一一付諸之實施。這真是孫真人「但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在一代名醫羅知悌身上的體現。為救他人之性命,捨棄錢財,在所不惜,這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與那些「竟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的醫家,形成了何等鮮明的對比。
二、 技高一籌
羅察色、聞聲,審病知原,燭微洞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餘。知病者係思母心切,返歸無望,情志日篤,化火生瘀,此形消於外,粕燥於中,不攻去瘀痰,病難消解,然病人形消骨立,倦怠不堪,徒攻則邪氣去而正氣更傷,去生機更遠。必以肥甘調理時日,待其人充實,體質轉壯,乃可行攻下瘀痰,並輔以語言開導,進行心理調治,「心病還要心藥醫」。使僧人思念親人憂慮被解開,心情自然舒暢,病情有所減,再議藥物攻瘀,並以食療善其後,資助病人盤纏回家探母,病遂根除。羅氏此「其精過於承蜩,其察過於刻棘」,其治「投幾順變,間不容髮」的高超醫技,不得不使後人歎服。
(王業龍)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6/09/07/16/14/96.htm
【其它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