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描述 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祖父徐釚,康熙十八年(1679)鸿词科翰林,任检讨职,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大椿白幼习儒,旁及百家,聪明过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等,均能一扫成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又著难经经释(1727),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及内经诠释、六经病解等,虽曰遵经诠释之作,其中真知灼见亦颇不少。后人将其所著辑为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等板行,流传甚广影响极大。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首次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岁,自知不豫,携子徐爔同行,到京后三日死。死前自拟墓前对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可谓平生写照云。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