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穴名天鼎
别名天顶
国际代码LI17
bubble_chart 释名

天,指高处;鼎,古代炊具,圆腹三足,用以形容头部以及颈椎和两侧的胸锁乳突肌;穴居颈部,故名。太平圣惠方称“天顶”,为同音借用。

bubble_chart 位置

天鼎穴位 (改編自《经络与穴道》)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缺盆连线的中点处。

bubble_chart 解剖

  • 肌肉:颈阔肌,前为胸锁乳突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
  • 神经:锁骨上神经、颈皮神经;深层为膈神经起点(颈3~5),下方为臂丛。
  • 血管: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

bubble_chart 操作

坐位,头转向对侧,浅刺0.2~0.5寸,不可向下方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按压天鼎时可将臂丛上干压迫于手指第6~7颈椎的横突前缘之间,病人可感到肩顶部和同侧上肢麻木。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bubble_chart 功效

利咽喉,清肺气。

  • 古典:暴喑气梗,喉痺咽痛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 现代:扁桃体炎,喉头炎,呃逆,上肢麻木。

bubble_chart 配穴

  • 失音嗫嚅:天鼎、间使
  • 喉痺梗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天鼎、气舍膈俞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