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方名五仁丸
别名滋肠五仁丸
来源《世医得效方》,危亦林,1337
bubble_chart 组成

桃仁15克 杏仁(麸炒,去皮尖)30克 柏子仁3.75克 郁李仁(炒)3克 松子仁3克 陈皮(另研末)120克

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将五仁别研为膏,入陈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下。

bubble_chart 功效

润肠通便。

bubble_chart 主治

津枯肠燥症,症见大便艰难,舌燥少津,脉细涩。

bubble_chart 方义

五仁丸有润肠通便之功,其中杏仁入肺、大肠经,滋肠燥、降肺气,而利大肠传导之职;桃仁入肝、大肠经,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治血燥便秘;郁李仁入脾、大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柏子仁甘主滋补,润可去枯,养心宁神;松子仁润五脏,专治大便虚秘;陈皮理气行滞,使气行则大肠得以运化;炼蜜为丸,更能助其润下之功。

本方最先载于宋·杨倓《杨氏家藏方》,名“滋肠五仁丸”,据载是“治老人及气血不足人、大肠闭滞、传导艰难”的效验方剂。原方将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磨粉为膏,合陈皮末调匀,炼蜜为丸,食前米饮送服。现代以此制丸或煎汤服用居多。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老年便秘、小儿厌食等病症。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