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品种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之干燥根茎。产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江西和台湾。
bubble_chart 性状
多用根茎的纵、横切片,长椭圆形、类圆形或长条形,皱缩卷曲不平,宽约12cm,厚约2.5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断面灰棕色,横切面具多颗粒状(维管束) 突起,纵切面可见纵向筋脉。气微、味淡,嚼之麻舌。
bubble_chart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
bubble_chart 功效
解毒、清热、消肿。
bubble_chart 主治
用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疗疮肿毒、蛇虫咬伤。
bubble_chart 用法用量
6~15g,水煎服。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鲜根茎含海芋素(alocasin),全株含氰甙(cyanogenicglycosides)、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glucoside)。
误食鲜品中毒,口、舌、喉发痒,随之肿胀疼痛、流涎、胃灼痛,恶心、呕吐、腹泻、出汗,严重者惊厥、窒息、心脏麻痺而死。皮肤接触其茎叶液汁可致搔痒。误入眼中可致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解救方法(下列是一般文献建议的解毒方法,不一定经过确实的临床验证):
- 误服中毒后可服蛋清、面糊、牛乳等。大量饮糖水或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
- 民间用醋加生姜汁适量共煮,内服或含漱,或用冬青科植物岗梅250g煎服。
- 皮肤中毒用稀醋酸或醋洗涤;眼受伤用硼酸溶液反复洗,滴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或新霉素(neomycin)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