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组成 大生地6克 麦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 丹皮2.5克 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
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水煎服。
bubble_chart 功效
养阴清肺。
bubble_chart 主治
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煽动,脉数。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所治白喉,多属肺肾阴虚,复感时邪疫毒所致。治当滋养阴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养阴增液,并可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养阴清热之功益显;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止咳,清热化痰;薄荷辛凉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之功。
bubble_chart 加减
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bubble_chart 现代药理
抗白喉杆菌《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对白喉杆菌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白喉杆菌在体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较强的药物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贝母;白芍在两方面作用均较明显;而薄荷在两方面作用均较差。抗菌力量与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则没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