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概述 心脏损伤常发生于“心脏损伤的危险区”(上界起自锁骨、下界至肋弓、两侧外界为乳头线),受到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因此,常分为贯穿性损伤和非贯穿性损伤。 心脏贯穿性损伤大多是由于枪弹、弹片、尖刀等锐器穿入所致,少数可因胸骨或肋骨折断猛烈向内移位穿刺所引起,此外尚有心血管外科手术或侵入性导管检查或造影等所致的医源性损伤。损伤的心脏部位依次是右心室、左心室、右心房、左心房等。主要表现为心包填塞和/或出血性休克,两者有所侧重。诊断一般不难。任何胸壁心脏危险区的贯穿伤,以及颈根部、上腹部、胸部、后胸壁或纵隔所贯穿伤,应提高警惕有损伤心脏的可能。在上述区域尤其是心前区有伤口,且短期内出现重度低血压、重度休克者,几乎可确立心脏损伤的诊断。任何胸腹部外伤的病人,估计失血量与休克程度不符合,经足量输血而无迅速反应者,或初期低血压经血容量补充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又再度出现,甚至发生心搏骤停者亦多为心包填塞所致。由于病情急、重,无需作过多检查,诊断明确即应积极手术治疗。即使心脏停跳约10分钟之内亦应积极手术抢救,可取得较理想的抢救成功率。由于条件限制,术中应回输自体胸血,术毕大剂量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
bubble_chart 临床表现
- 发生于“心脏损伤危险区”的损伤,尤其是心前区的损伤,或有医源性侵入性检查。
- 短期内(数分钟、数小时)出现出血性休克或心包填塞表现。
- 足量输血后无迅速血压回升。
- 初期低血压经血容量补充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又再度出现,甚至发生心搏骤停者。
bubble_chart 诊断
- 有上述受伤史。
- 短期内出现重度休克或心包填塞表现。
- 足量输血后无血压迅速回升。
- 初期低血压经血容量补充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又再度出现,甚至发生心搏骤停者。
bubble_chart 治疗措施
- 抗休克,同时作好术前准备。
- 紧急手术治疗。
- 防治术后感染,防治破伤风。
- 支援对症治疗。
- 合并有心内结构损伤者视情况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术。按体外循环术处理。
心脏贯穿性损伤病情危重,在抢救过程中须注意如下情况:
- 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
- 无须作过多的检查。
- 即使心脏停跳病人亦应积极手术抢救。
- 高度怀疑心脏贯穿伤,目前尚无证据者应住院观察2周以上,警惕延迟性心包填塞。
- 合并心内结构破裂者应视情况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修补。
bubble_chart 治癒标准
- 治愈:缺损修补完好,心功能恢复至I级以上,恢复体力劳动。
- 好转:缺损修补完好,心功能恢复至Ⅱ级及其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