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 | 骨肿瘤 |
骨肿瘤不仅仅是“骨头”上长的肿块,它包括骨髓、骨膜、软骨、血管、肌肉、神经纤维、脂肪等骨骼所有的附属组织发生的肿块及肿瘤样病变。例如“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等,它们不是真性肿瘤,但其表现和治疗同骨肿瘤相似,人们称之为肿瘤样病变。骨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但其间有时没有截然的界限,甚至同一肿瘤中可同时存在良性和恶性的组织学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显微镜下的病理所见必须结合临床情况和X线表现,全面加以分析,三者缺一不可。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良性骨肿瘤以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软骨瘤较为多见;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由于骨组织来源于中胚层组织,发生在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医生们都称之为“肉瘤”,不能称为“骨癌”。骨肿瘤以大腿骨和小腿骨发生最多,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发生躯体肿瘤较少,如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及软骨肉瘤等。脊索瘤以脊椎为特发部位,尤以骶椎最多,软骨瘤多发生于手足各骨。
骨肿瘤多发生于男性,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脊索瘤等。男女之比约为1.5:1。从发病的年龄上看,有两个高峰阶段,第一个高峰是在10-20岁,第二个高峰是壮年以后,后者主要是转移性骨肿瘤。二分之一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在10-20岁,尤其是骨肉瘤病人,三分之二发生在这个年龄组内,说明恶性骨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危害较大。一般来讲年龄越小,恶性骨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由于在治疗上尚未有重大突破,故预后较差。
bubble_chart 诊断对骨肿瘤和对其他肿瘤一样,应努力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利于早期治疗。目前治疗骨肿瘤仍是以手术为主,还有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免疫治疗等。对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以手术为主,注意保存患肢功能。有些骨肿瘤在起病开始时为良性,但有恶性变的可能,如采用单纯刮除植骨术常常要复发,并诱发恶变,如骨巨细胞瘤Ⅰ级也有恶变可能,所以对骨巨细胞瘤原则上应当作肿瘤段切除。对恶性骨肿瘤,则以抢救生命为主,争取保存功能,治疗方法应以包括手术治疗、放射击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医中药及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为宜。以前,四肢的恶性骨肿瘤多半做截肢手术,现在趋向于做保肢手术;四肢的骨肿瘤有独立的动静脉,可以用介入方法做动、静脉区域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较全身化疗的疗效高,副作用小。
bubble_chart 预后许多骨肿瘤早期同其他肿瘤一样没有异常表现,本人全然不知,因而早期发现十分困难,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提高警惕,家长要经常观察和询问孩子的发育情况。当青少年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膝关节周围疼痛,就要及时到专科医院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肿瘤。不要让没有经验的医生按风湿病治疗而耽误病情。青少年出现的发热、肢痛、白细胞增多等急性骨髓炎症状时,要排除尤文氏肉瘤和骨肉瘤的可能。凡肢体出现肿胀、肿块、疼痛、压痛并在关节附近时,首先应考虑滑膜肉瘤可能,不要轻易以关节炎、纤维瘤来解释,应进一步做活检明确诊断。老年人以腰背痛、肢体痛,伴有进行性加重时,要警惕转移性骨肿瘤的可能。对已明确诊断的良性骨肿瘤如遇生长速度加快,疼痛加重,要及时就诊排除恶性变。对高度可疑恶性骨肿瘤的病人而普通X线片不能确诊,应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骨扫瞄(ECT),计算机断层扫瞄(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进一步检查,它们能比普通X线诊断早发现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