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小暑日,益母草花正开时,连根采收阴干,用花叶及子,石臼捣末,蜜丸,或捣汁于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服,忌铁。
bubble_chart 主治
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胎前产后一切诸病。
bubble_chart 加减
- 如胎动腹痛,下血不止,当归汤下。
- 横生逆产,胎衣不下,炒盐汤下。
- 产后血晕,口渴狂言,产后中风,失音口噤,及血结奔痛,时发寒热,面赤心烦,或鼻衄舌黑口干,并童便和酒下。
- 产后喘嗽,恶心吐酸,胁痛无力,酒下。
- 产后泻血,枣汤下。
- 产后痢疾,米汤下。
- 产后崩漏,糯米汤下。
- 产后带下,胶艾汤下。
- 产后二便不通,烦躁口苦,薄荷汤下。
- 凡产后以童便化下一丸,能安魂魄,调经络,破血痛,经不调者服之则调,久无子者服之则孕。
bubble_chart 文献别录
李时珍曰:益母草根茎花叶实皆可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调经,用子为良,若胎产疮肿,消水行血,则可并用,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
bubble_chart 其它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