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制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bubble_chart 功效
养血祛风,清热燥湿。
bubble_chart 主治
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班点,乍有乍无者。
bubble_chart 方义
本方所治之证,系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故症见皮肤瘙痒或水液流溢。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故方中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开发腠理,透解在表的风邪为主药;由于因湿热相搏而致水液流溢,故以苍术之辛苦温,散风祛湿,苦参之苦寒,清热燥湿止痒,木通渗利湿热为辅药;风热客于皮肤涉及血分,又以当归和营活血,生地清热凉血,胡麻仁养血润燥,石膏、知母增强清热泻火之力,均为佐药;甘草解毒并能调和诸药为之使。合用,有疏风清热,除湿消肿之功。使用本方内服,配合外治药,疗效更好。
bubble_chart 辨证要点
凡皮肤出现红疹或如锦纹或如疹块,不管有无渗出液,瘙痒甚者均可使用。
bubble_chart 加减
- 风毒盛:加银花、连翘。
- 血热盛:加赤芍、牡丹皮。
- 湿热盛: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
- 德国麻疹:加板蓝根、银花。
- 夏季痱子:合六一散。
bubble_chart 注意禁忌
- 气血虚弱者慎用。
- 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咖啡,以免影响疗效。
bubble_chart 现代应用
湿疹、风疹、荨麻疹、德国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水虫、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