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ble_chart 描述 唐‧孟诜撰成于唐长安年间(701~704),张鼎又于唐开元年间(721~739)予以增补而成(据嘉祐本草所引引书传达室载,此书系孟诜所撰补养方后经张鼎于开元九~二十七年间补订而成,因此食物药治病为主,改名为食疗本草,孟氏原书收载本草138种,张氏补入89条,合为227条)。
食疗本草全书三卷,原帙今已无存,其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和医心方等书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该书古抄本残卷,收有从石榴至芋共26种药物的条文,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1930年日本中尾万三考察、校定了该书,以食疗本草考察为名。全书分两编,载药241种,是近代最早的一种辑本。兹后谢海洲等重新考求了食疗本草流传的佚文,辑复此书。全书分三卷,共收录260种药物,并归并同类条文,校注疑误,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此书系本草学著作,内容丰富,药物多切合实用,是我国唐代较全面的营养学和食治专著,收录了许多唐初本草书中未载的食药。书中按物类为序排列,并分析食性,论述功用,记载禁忌,鉴别异同,附载单方。所列食治药物,多系人们常用的食物、酱菜、果品、肉类等,反映了以食养脏、脏器疗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