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书名本草拾遗
朝代唐, 成书于739 AD
作者陈藏器
bubble_chart 描述

本书简称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唐‧陈藏器撰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

此书系本草著作,序例1卷,拾遗6卷,解纷3卷。由于此书以拾缀唐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为主旨,故以“拾遗”为名。该书现已亡佚。但曾被多种医药书籍引用。日本医心方、宋代证类本草明代本草纲目等书多所采录,其主要内容保存在政类本草中尚忠钧辑校本本草拾遗于1983年由皖南医学院科研科油印本流传各地收藏。

全书分为三部分,序例部分相当于部论,记载了“十剂”的内容。谓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拾遗部分共收载药物692种。分为石、草、木、兽禽、果菜米等部,各药内容分药名、性味、毒性、药效、主治、产地、药物形态、采制等项。本草拾遗在唐代是仅次于新修本草的一部重要本草著作。

AD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