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AD
书名名医别录
朝代魏~晋, 成书于3~4世纪
bubble_chart 描述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皆瘥,”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AD
expand_less